类型自动化零件加工
材质铜 铝 钢 铁 不锈钢等
模具检具治具
成型件定制
后处理喷塑 喷漆 发黑处理等
适用范围通用
压制方式定制
加工周期5-10天
打样周期3-7天
1.良好的导热性 在注塑成型时,良好的模温控制对塑料件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加工半结晶性热塑料件时更显重要。通常,铜合金比铜合钢导热性要好的多,但是它的弹性模量,硬度和耐用度较低。钢材的导热性不足可用冷却系统来补偿。
2.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注塑模在成型操作时,模具行腔的温度要达到300度以上,温差这么大,易使行腔结构发生微观变化,从而赵成模具尺寸变化,使得塑料件尺寸不稳定。
3.抛光性能好 模具行腔内壁要求很高,粗糙度非常小,以适应塑料表面良好光泽度的要求,对此,对模腔一般要进行抛光处理,表面越亮越好,为此,要求模具材料易于抛光,所以选用的材料不应该有杂质和气孔等缺陷。
模具加工(Mold Making)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 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 小至电子连接器,大 至汽车仪表盘的工件都可以用模具成型。 级进模是指能自动的把加工工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并在后一个工位得到成型零件的一套模具。模具加工工艺包括:裁模、冲坯模、复合模、挤压模、四滑轨模、级进模、冲压模、模切模具等。
1.金属冲压模具:连续模、单冲模、复合模、拉伸模
常见的昱卓模具图片
常见的昱卓模具图片
2.塑胶成型模:注塑模、挤塑模、吸塑模
3.压铸模具
4.锻造模具
5.粉末冶金模具
6.橡胶模具
模具加工工艺规程与策略制定
1.工艺规程制定
工艺规程必须针对加工对象,结合本企业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制定,技术上要、经济上要合理。模具零部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一般步骤及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加工工艺规程
2.数控加工工艺策略
1)粗加工
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去除率,并为半精加工准备工件的几何轮廓。在粗加工过程中通过利用国外的CAD/CAM软件可通过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条件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
(1)恒定的切削载荷;
通过计算获得恒定切削层面积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载荷与磨损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寿命和加工质量;
(2)避免突然改变进给方向;
(3)避免将埋入工件。如加工模具型腔时,应避免垂直插入工件,而应采用倾斜下刀方式(常用倾斜角为20°~30°),好采用螺旋式下刀以降低载荷;加工模具型芯时,应尽量先从工件外部下刀然后水平切入工件;
(4)切入、切出工件时应尽可能采用倾斜式(或圆弧式)切入、切出,避免垂直切入、切出;
(5)采用攀爬式切削(Climb cutting)可降低切削热,减小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质量。
2)半精加工
模具半精加工的主要目标是使工件轮廓形状平整,表面精加工余量均匀,这对于工具钢模具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影响精加工时切削层面积的变化及载荷的变化,从而影响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及精加工表面质量。
粗加工是基于体积模型(Volume model),精加工则是基于面模型(Su rface model)。而以前开发的CAD/CAM系统对零件的几何描述是不连续的,由于没有描述粗加工后、精加工前加工模型的中间信息,故粗加工表面的剩余加工余量分布及大剩余加工余量均是未知的。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容量、锁模压力、压力、模具安装尺寸、**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大厚度和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1)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模等。
(2)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出方式(**杆、**管、推板、组合式**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http://jiangheng0.b2b168.com